蛟龙失水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o lóng shī shuǐ
基本解释蛟:传说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暂未找到成语蛟龙失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蛟龙失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上气不接下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褒善贬恶 |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
鹤立鸡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自强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