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辞
词语解释
哀辞[ āi cí ]
⒈ 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
英dirge; elegy; lamen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哀词”。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
引《后汉书·杨脩传》:“脩 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沉皇后》:“及 后主 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宋 苏轼 《答秦太虚书》:“程公闢 须其子 履中 哀词, 軾 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辨讹》:“晋 挚仲洽 曰:凡作哀词者,皆施於童殤夭折,不以寿终之人。”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赍送》:“今人以哀辞施诸寿终,斯所谓失伦者。”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国 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
国语辞典
哀辞[ āi cí ]
⒈ 哀悼死者的文章,多以韵文形式写成。也作「哀词」。
反颂辞
最近近义词查询:
放松的近义词(fàng sōng)
暗算的近义词(àn suàn)
倾听的近义词(qīng tīng)
彻里彻外的近义词(chè lǐ chè wài)
流露的近义词(liú lù)
邻近的近义词(lín jìn)
废弃的近义词(fèi qì)
孤立的近义词(gū lì)
正值的近义词(zhèng zhí)
逊色的近义词(xùn sè)
推广的近义词(tuī guǎng)
赔偿的近义词(péi cháng)
爱慕的近义词(ài mù)
恰似的近义词(qià sì)
土人的近义词(tǔ rén)
道士的近义词(dào shì)
意图的近义词(yì tú)
组成的近义词(zǔ chéng)
格格不入的近义词(gé gé bù rù)
惩罚的近义词(chéng fá)
体例的近义词(tǐ lì)
记忆的近义词(jì yì)
全面的近义词(quán miàn)
违法的近义词(wéi fǎ)
增进的近义词(zēng jì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