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鹗的诗 >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清代]:刘鹗

归来乎,蟪蛄生不知春秋,变灭顷刻犹王侯。归来乎,五陵草木尽披偃,昨日秋萤满梁殿。

废兴反掌元非难,海水清浅尘瀰漫。吾宁终老青山间,猿吟鹤唳聊醒颜。

归来乎,唤童子,治我圃。无使霜后菜本枯,禦寒更遣窗重糊。

从教壮士嗤为儒,我价自若照乘珠。文章乌足存古道,底用词源三峡倒。

功名已付雨中花,意思要同窗外草。归来乎,常笑张子房,崎岖愿封留。

何如大泽披羊裘,忘机傲兀临溪流。富贵不足回其头,高风千载谁当俦?

归来乎,故园之菊今应存,此事欲与渊明论。孤松独抚倦飞鸟,出岫雅爱无心云。

明当秋风月在酉,粳稌初黄催酿酒。

刘鹗简介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刘鹗的诗(249篇)

猜你喜欢

仙居阁

宋代沈辽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蟠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清代孙元衡

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

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病讯四章 其二

明代王彦泓

绣被新鸳剩半床,怕拈卮酒怕闻香。能瘳别恨无灵药,愿驻华姿有禁方。

背冷乍温教女弟,面痕轻舐待萧郎。悬知乍起新妆淡,只有葵花似嫩黄。

甲寅八月约大田胡同登钓台次旧韵 其二

明代张天赋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饮,莫惹红尘两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归酩酊过湖西。夕阳牧笛声嘹亮,惊起寒鸦古木啼。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

元代方回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焚烧宁太广,收剿已无遗。

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迟。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

下邳初见山

孙继皋

好山晴日片帆移,忽似江南春泛时。但得蓬窗当对此,不妨官舫去迟迟。